近日,资深翻译家、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郭国良教授应邀作题为“翻译文学时翻译什么”的学术讲座。永利娱城app翻译传播系教师以及全体英语笔译硕士研究生参加,永利娱城app特聘教授、翻译学学科带头人黎昌抱教授主持。
郭国良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翻译实践,深入探讨文学翻译本质。他指出,文学文本具有不可重复性与个性化表达的独特价值,以“暗恋”作喻,强调译者与原作应保持既亲近又独立的审美距离,要深入文本捕捉共鸣,而非过度依赖作家生平资料。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的广泛应用,郭国良以ChatGPT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为例,探讨机器翻译科学逻辑与文学翻译艺术创造性的关系。他以ChatGPT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翻译实践为例,指出文学翻译中的隐喻处理、韵律特征与情感流动难以被算法完全复制,引导师生思考大数据时代文学翻译新路径。
在案例研读环节,郭国良以凯特·肖邦(Kate Chopin)经典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The Story of an Hour)为例,聚焦关键意象,对比不同译本,阐释“一词多译”的艺术抉择。他强调,译者要在忠实与创造间找动态平衡,传递文字背后的生命体验。
此次讲座内容深刻、案例鲜活,让师生对文学翻译的艺术性与译者主体创造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为文学翻译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