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6日,第三届外语教育学学术论坛在永利娱城app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永利娱城app承办。
大会围绕“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育的瓶颈与突破”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共设8场主旨发言、1场主编论坛、15场专题研讨和13场平行论坛。来自全国高校及基础外语教育领域的近500名多语种专家学者、中小学一线教师、硕博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会,共同探讨外语教育的发展路径与创新实践。

开幕式上,永利娱城app党委副书记严齐斌和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分别致辞。
严齐斌副书记对全体与会者的到来表示热忱欢迎和诚挚感谢。严齐斌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教育生态,本次论坛聚焦技术变革为外语教育带来的深刻挑战与全新机遇,着力探寻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的前沿路径,具有重要时代意义。他期待与会专家能在外语教育理论创新、课程体系重构、跨文化能力培养以及中国特色外语教育学体系构建等领域激发新思路,凝聚新共识,为我国外语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型发展贡献更多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的理论成果与路径支持。

王文斌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本次会议的联合主办方、承办方致以诚挚感谢,充分肯定浙外在外语教育、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他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乃至社会结构,呼吁与会各方把握契机,集思广益,通过深入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共谋外语教育的发展大计。

开幕式由永利娱城app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洪明教授主持。

在主旨报告环节,王文斌以“以提升外语教育理念为旨归:话说外语教育学构建的初衷”为题,指出当前学界对外语教育学构建初衷与核心概念仍存在认知不足。他系统阐述了外语教育研究应重视的20个问题包括“外语教育研究需要顾重第一性原理”、“外语教育研究需要顾重以真问题为导向”等,旨在深化学科理解,厘清基本问题,推动学科向系统化、成熟化发展。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原副校长何莲珍教授以“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素养,培养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为题指出,外语教师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升外语教师的数字素养是大学外语教育深化改革之需,应以信息技术促进课堂革新,以科研引领教学创新,助力学生提升跨文化交流与全球胜任力,服务国家教育强国战略。

永利娱城app副校长、党委委员柴改英以“外语专业如何培养有作为的国际传播人才”为题,指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是外语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使命。她介绍了永利娱城app“浙江及中国理解力、区域国别理解力”等国际传播“五力”培养目标,以及“理解中国—知行浙江—沟通世界”深度融合,“需求—目标—体系—实践”一体推进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格局。

北京师范大学罗少茜教授以“人工智能会取代外语教师吗”为题,指出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外语教师所独有的教育智慧与临场机智是算法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她结合真实课例,诠释了教师如何以不可替代的教育智慧,实现与机器的协同共生,最终超越技术,回归育人本真。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陈新忠以“以精神为引 以育人为要——高中英语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践行之道”为题,指出弘扬教育家精神是高中英语教师回应教育强国时代呼唤的关键。他深入剖析了教育家精神的六大核心维度,并具体阐释了高中教师如何将其融入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课堂实践与育人全过程,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植根中国、兼具全球视野的时代新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家金教授以“做大模型时代外语教学的设计师和定稿人”为题,指出大模型俨然成为外语教学的效率工具,但尚不具备根据具体教学对象和场景自发设计、规划课程和教学的能力。外语教师应与人工智能互启互创,以会通智能和增强智能,促进外语教学提效创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肖凌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的阿拉伯语教育:外语教育学框架下的个性分析”为题,梳理分析了阿拉伯语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所凸显的人文性、汉语母语者在面对阿拉伯语专业学习时的挑战性、高校“零起点”阿拉伯语专业传授过程中所具有的综合性等特征,探讨阿拉伯语教育应当坚守的价值原则和可予创新的路径方法。

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栗家华以“AI智能体场景解决方案”为题,以火山引擎Coze平台为例,解读了AI智能体在应用广度、技术厚度和场景深度三个维度的演进趋势,介绍了通用场景中如何利用智能体实现内部流程自动化与效率提升,探讨了AI智能体如何深度赋能垂直行业,推动业务智能化转型升级。

主旨报告分别由南开大学李民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王雪梅教授、苏州大学顾佩娅教授、永利娱城app邢富坤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北京大学王丹教授、永利娱城app刘懿教授、扬州大学俞洪亮教授主持。

在15场专题研讨中,92位与会者分别围绕 “文学胜任力与外国文学教育转型发展”“新时代外语学科范式转型”“AI赋能基础外语教师教材使用研究与实践”“语料库与大语言模型协同赋能多语种教学与研究创新”“面向国际传播的大学英语‘教—学—评—用’一体化外语教育体系研究”等主题深入交流。15场专题研讨聚焦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外语教育的前沿议题与实践中的真问题,多角度呈现了研究成果。研讨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听众与各位发言人积极互动,围绕大中小学、多语种外语教育与研究创新等议题研讨切磋,启迪思想,为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教育研究与实践创新注入新动能。

在13场平行论坛中,全国大中小学专家学者围绕“外语教育理论建构”“外语教学实践创新”“AI赋能外语教学研究”“生成式AI外语应用”“非英语语种教学与培养”“二语习得与测评”“跨文化传播与外语融合”等主题展开研讨与交流。与会代表分享了外语教育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从外语教育学理论构建、学科专业建设、数智技术赋能、人才培养、教师发展等多维度进行探讨,发言内容深入、视角多元,为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参考。

会议开始前,举行了主编论坛。王文斌教授、施清波副编审、肖琼编审、杨枫教授、徐浩教授、赵永刚教授、周光磊副教授、李建波教授、谢雅琴副编审,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外语学科发展、青年研究者培养、办刊与学术规范”展开研讨。他们首先介绍了《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中国外语》《当代外语研究》《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外语教学》《外语导刊》《永利娱城app学报》、浙江教学月刊目前关注的外语教育研究热点与方向,以及人工智能背景下,期刊研究关注点发生的变化;随后和与会教师探讨了中文外语类期刊如何帮助青年教师提升研究与发表质量,以及面对人工智能,青年学者应如何保持原创性与学术深度,并就人工智能辅助写作及数据生成对中文期刊的审稿流程和学术伦理带来的挑战,以及期刊如何平衡技术便利与学术诚信进行了细致的解答。主编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虹教授主持。

会议期间,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召开理事会,理事会由学会副秘书长、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李会钦副编审主持。与会理事围绕外语教育理论研究、外语教育系统发展、教师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大会闭幕式由张虹教授主持,李民教授作总结发言。李民教授指出,本届论坛充分展示了外语教育学跨领域、跨层级、多维度的综合发展态势,深化了学界对学科属性、研究对象与问题域的共识,彰显了以外语教育学构建中国特色知识体系的使命担当。
宁波大学雷军教授代表第四届外语教育学学术论坛承办单位发言,诚邀外语教育界同仁明年相聚宁波,继续探讨外语教育的创新与机遇,推动我国外语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

第三届外语教育学学术论坛圆满落幕。与会专家学者对本次会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会议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组织有序,各分论坛讨论热烈、观点交锋、思想激荡,充分展现了外语教育学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学术活力,不仅深化了学界对学科内涵与发展方向的共识,也为推动外语教育学高质量学科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展望未来,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将继续扎根本土、开拓创新,聚焦真问题、解决真问题,为构建中国外语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提升我国外语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继续贡献力量。